把握改革的好時機

17/07/2024 洞見
在宏觀經濟增長逐步恢復之際,中國企業必須把握今次三中全會釋放出來的改革機遇,積極改善資本回報率的水平。
作者:何國良

最近,經常都會被人問道,為什麼你這麼喜歡看足球比賽。由於兩大賽事分別在歐洲和美洲進行,自己最近花在看球的時間確是多了些。看球的樂趣各有不同,不少人期望是看到自己熱愛的球隊獲勝晉級捧杯,也有些朋友只是希望有個機會與志同道合的三五知己一起,邊看波邊聚舊。

筆者喜歡的,是猜猜不被看好的一隊或球員,如何能夠在戰場上的部署有所突破,以圖打破所謂的宿命。這種情況跟投資上的反向操作(contrarian)就有點相似。在不被投資大眾看好的情況下,如何能出現拐點,扭轉劣勢。可是,這種情況可能發生的機會不多,畢竟,大家都比較喜歡順勢而為。正如曹sir(按:曹仁超)當年的名句:「有智慧不如趁勢」。

上回剛討論有關電動車自動駕駛的發展,周末就出了一條有關內地無人駕駛出行服務,將在多個城市加強服務的重磅消息。據報,百度旗下的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經過自2022年以來的示範測試營運,已經累積了近兩年的營運數據。從數據來看,蘿蔔快跑單日單車接下的訂單已經超過20樁,較傳統計程車司機的接單量已不相伯仲。因此,公司計劃在年底前增大投入,打算在武漢等城市將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數量增加過千輛。

蘿蔔快跑單日單車接下的訂單已經超過20樁,較傳統計程車司機的接單量已不相伯仲。(Shutterstock)蘿蔔快跑單日單車接下的訂單已經超過20樁,較傳統計程車司機的接單量已不相伯仲。(Shutterstock)

不少媒體報道有關消息時,都以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傳統工作為題,引發公眾討論,意論紛紛。由於現時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的投入成本已經跟傳統車相差無幾,而現時出租車的營運成本中,司機工資的成本佔整體成本約三分之二左右,無人駕駛出租車在價格上就因此存在極大的優勢。相對同質的服務範圍中,乘客對價格的敏感度極高。在兩種類型服務共存的情況下,無人駕駛出租車很自然會成為大多數用家的選擇,這替代的趨勢似乎已不可逆轉,也是令當地司機擔憂前景的原因。

你可能會說,這發展會否只是因內地電動車騰飛而產生?其實,早前特斯拉也公布了他們Robotaxi的計劃,雖然有消息傳他們因內部原因,推出日期可能由原訂的8月順延兩個月,但順利推出將會是一件大概率的事。筆者相信,由於受影響的層面廣,關注度高,大家會有較多的討論,然而,司機行業被科技替代,可能只是未來更多行業出現改變的序幕,大家要扣好安全帶。

趨勢一旦形成,確實難於改變。就如中港股市,下滑的趨勢自4年前出現後,就一直難於扭轉過來,正如前文提及的,萬事起頭難。適逢20屆三中全會的會期,這會否成為改變的契機呢?

投資界對此亦有不同的預期,綜觀不同券商分析,大家普遍認為,會議發放的訊息會集中總結過往改革開放的經驗,從而更明確引領出未來持續發展的方向和目標。由於內容以指導式綱領決定為主,具體政策要待日後逐步落實,因此,短期不會為市場帶來即時的刺激作用。

如果真的如各券商策略師所預期,大家會否因此而撲個空呢?筆者嘗試從另一些角度去探討一下。首先,現時是屬於近代管治能力最高的時刻,如果從改革力度的方面去考慮,是有能力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某些應予以實行的改革,過往因種種因素而遭遇阻攔,但在今天的形勢下,應可一一迎刃而解。因此,雖然具體的政策不會即時出現,但這並不代表是次會議的綱領決定震撼力不大,反而筆者相信,這次改革的推進將更見力效!正如領導多次在之前會見外賓時表達過:「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我們正在規劃和實施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措施,持續建構一流營商環境,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股票指數歷史和預測資本回報率(ROE)。(作者提供)中國股票指數歷史和預測資本回報率(ROE)。(作者提供)

由上圖可以看到,從《繁花》阿寶到寶總的年代之後開始,一個個「生機勃勃的改革時代」造就了中國企業高資本回報率(ROE)的黃金時期。但隨着經濟發展過於粗獷,進入2010年初,不少已發展的領域都出現了產能過剩的情況,經濟生產物價指數(PPI)出現負數。

同時之間,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亦出現了債務問題,逼使中國企業整體資本回報率在2012至2016年期間出現第一次回落。到後來來襲的新冠疫情,亦令整體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進一步影響中國企業整體資本回報率,下降到更低的水平。夾雜資金撤離資本市場的情景,中國股票市場同時受到盈利下降和估值下滑的雙重打擊,使中國股票市場積弱多年。

在宏觀經濟增長逐步恢復之際,中國企業必須把握今次三中全會釋放出來的改革機遇,積極改善資本回報率的水平。由高速發展轉變到高質量發展,早在18屆三中全會後已經提出,可是,10年光景匆匆過去,企業革命顯然尚未成功。這項迫在眉睫的改革,已經再沒有另一個10年來耗了。因此,大家在市場上要留意相關板塊的改變。這場逆轉勝將甚有看頭!

相關文章

04/02/2025
父能量

父能量

當大家沉迷地相信:只要我不斷投入算力,己方的模型能力就可以持續上升之際,DeepSeek的出現就完全打破了這個信念。原本家長提供豐厚教育資源這個優勢,卻變成了孩子的致命一擊。 作者:何國良 國際人工智能世界最近發生了一件令人值得深思的事件,並在市場中引發軒然大波,蒸發近6000億美元上市公司市值。(Shutterstock) 近期有幸多跟年輕人接觸,從而可以多了解一些他們對事物的看法。在他們的眼中,很多我們上一兩代看重的觀念,他們並不一定照單全收。例如,在我成長的一代,對自己的工作是非常看重的,因為我們一直抱着一個觀念:工作成就能夠改善自己生活的各方面。因此,我們這一代往往會極之投入工作,願意犧牲其他方面去換取上司或公司的認可。 然而,今天工作的新一代,他們雖然會全力以赴去完成手頭上的任務,與此同時,他們亦都滿心期待周末的來臨,絲毫也不考慮周五加班,工作與生活平衡(Work Life Balance)在他們眼中是頭等大事。所以筆者曾打趣地說道,與其花2元乘車優惠去鼓勵長者出行,倒不如確保公司周五準時讓年輕人下班,不用大費周章,周五夜繽紛就自動出現了! 用得其所 過年的朋友聚會中少不免又會談起子女經。面對不一樣的新生一代,以往父母輩用於自己的那些方法已經不管用了。因此不少父母都會覺得無從入手,並選擇「外判」,利用不同的外援老師去協助教導。這種方法對一些時間不足以應付孩子教育需求的家長,的確是無可厚非;可是久而久之孩子對外援老師的依賴就愈見嚴重。 原本家長提供豐厚教育資源這個優勢,卻變成了孩子的致命一擊。情況就如在高中數學科,我們開始讓孩子使用計算機,原意是讓他們不用再花過多時間於數字的運算上,騰出時間來去理解更高深的數學原理。不過當一機在手時,學生的基本運算能力也同時退化了。學生計算機上鼎鼎有名的「Formula 01」令他們連基本因式分解的能力也失去。當公開考試試題一轉,不能直接使用計算機上的formula時,超過一半的學生對這類題目就已經自動投降,是典型「愛你變成害你」的一例。 特朗普上場第二天跟軟銀、甲骨文及OpenAI聯合發布的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正是這個算力投資競賽的佼佼者。(Shutterstock) 可能你會想這只是學生年少無知之事,與我何干?最近國際人工智能世界,發生了一件令人值得深思的類似事件,並在市場中引發軒然大波,蒸發近6000億美元上市公司市值。 一直以來,電腦芯片的算力是各地企業開發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資源。市場可能將黃仁勳當年(2016年)把英偉達專為人工智能開發應用的超級電腦送給OpenAI這一段往事宣傳得宜,大家都不自覺地相信: 你要發展人工智能,就必先擁有這運算神器,所謂「得芯得天下」。所以當OpenAI發表他們第一代ChatGPT 後,所有的龍頭科技都趕快去添置器材,花巨資去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訓練自己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就像父親般,不惜工本把所有的資源弄到手,去培育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當發覺孩子的水平又被同業趕上時,科技公司又會再加碼,建立更多芯片串聯的數據中心,務求將市面上最高算力的器材提供給孩子去訓練。特朗普上場第二天跟軟銀、甲骨文及OpenAI聯合發布的5000億美元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正是這個算力投資競賽的佼佼者。 父親,請對我更嚴厲吧 ! 殊不知這項原先極能吸引眼球的新政府成就,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家人工智能模型開發公司公布其DeepSeek-R1之後,頓時令大家改變了對Stargate計劃的評價。開發DeepSeek的公司表示,他們僅花費600萬美元,並只利用相對算力較次的芯片,做出來的模型能力已可以跟花費數十億美元訓練出來的ChatGPT媲美,令不少積極從事人工智能開發的專業人士側目。 當大家沉迷地相信:只要我不斷投入算力,己方的模型能力就可以持續上升之際,DeepSeek的出現就完全打破了這個信念。當然,有人會懷疑它是否真的這麼低成本。筆者並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很難做出最精準的判斷,但相信真相也不會太難逐步被拆解出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Stargate 這項原先極能吸引眼球的新政府成就,在地球另一端的一家人工智能模型開發公司公布其DeepSeek-R1後,頓時令大家改變了對Stargate計劃的評價。(Shutterstock) 但我更想強調的一點是,由於受到制裁,DeepSeek開發公司知道自己是不可能買到足夠多而又最先進的芯片來做訓練的。因此,反而令他們在開發時另闢途徑,在計算效率上多花心思,以更低的算力去完成同樣的計算,成了一時佳話。所以,未來打算投資數據中心相關行業的讀者就要更加謹慎注意! 曾經有位高人告訴筆者,遠方多年對己方各個領域發展的百般阻撓,不少人相信是「利空」,但從他眼中看來,這些動作反而是利好。因為如果這個父親對你照顧有加,長期依賴他的你,自身能力亦只會慢慢退步下來。相反,如果他對你諸多限制,你只好減少依賴,一步一步將自身的能力打造出來。過程雖然艱辛,但最終伴隨着自己的只會是那些能經得起歷練的真本事。

19/12/2024
投資要分析 更要膽色?

投資要分析 更要膽色?

量子計算正在處於它的黃金發展期,一個公司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足以成為winner-take-all(勝者為王)的情景,因此,投資量子計算開發這類型的子行業公司風險極高。 作者:何國良 最近由於Google發表了他們最新的量子計算晶片willow。(Shutterstock) 年近歲晚,不少金融機構都紛紛推出他們對明年2025年的投資展望,好讓客戶可以早點部署,來年再接再勵,延續今年的強勢。自己今年也嘗試走出舒適圈,粉墨登場,在灼見名家編輯部的幫助下,完成了三個YouTube短片,分享了如下話題:「美股在多年強勢下,預料如何走下去呢?」「在估值不便宜的情況下,美股還有什麼主題可以值得大家留意呢?」「高成本下的影響下,大家還可以憑什麼去改造香港呢?」 文字內容自然有它獨特的價值,所以筆者仍然努力一字一字去深耕,但在新時代下,想我們訊息無遠弗屆,轉換訊息的載體,亦未嘗不可。認識筆者的朋友都不約而同說,筆者好像改變了。是的,2024年給筆者上了一課,因此,現在正努力作出更多以前沒有做過的新嘗試,打做一個更好的自己。最近,在TVB主持Pauline(李寶善)的完美帶領下,完成一次現場電視訪問,媽媽看了,亦可算是一項成就解鎖! 10秭年 在不同的訪問中,我們談起量子計算這個話題,筆者發覺當中有不錯的內容,特意整理材料為讀者們介紹一下。最近由於Google發表了他們最新的量子計算晶片Willow,令這個主題再次吸引不少投資者的關注,有相關概念的股份在消息發布前後都有不錯的升幅。Google股價亦在消息公告後,兩天上漲了11%(市值增加了250億美金)。這種氣勢確實有條件成為未來市場上的一個投資主題。 在資料蒐集中發現,其實不少創投基金早在10年前已經開始投資這類型項目,近年他們的投資金額都以倍數增加,2022年已經達到20億美金。而且,顧問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更在他們科技行業投資趨勢15強中,將量子計算定為15強之一。在投資方多番加持下,這股量子計算熱正在翻滾中,剛好碰上Google Willow這個助燃劑,相關股票股價如日中天。 Google股價在消息公告後,兩天上漲了11%(市值增加了250億美金)。(Google) 首先,讓我介紹一下Google今次發表的內容,當中令人最深印象的是量子計算的速度。根據介紹,一項現今世上最快的超級電腦也要花上10的25次方(10秭)年時間才可完成的計算,他們的量子電腦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年搞定。筆者發現Google別出心裁去選10的25次方年這個數字,因為它比我們認知的宇宙年齡還要大。所以如果真的可以擁有這種算力,電影描述的平行宇宙就不再是單單的電影橋段了。 讀者們可能會問,為什麼量子計算會比我們的傳統電腦快這麼多呢?首先在這裏科普一下:傳統電腦最基本的單元是Bit,可以以0或1作為資料儲存。因此,傳統電腦以此作為計算基礎,即二進制。但以量子科學為藍本的研究發現,利用不同的方法,我們可以在一個量子計算的單元Qubit儲存多於兩個數值。大家不要少看這個改變,因為這個可能性,我們的計算速度因而可以幾何級數倍增,這種算力的出現,足以解決不少世上現時不解的難題。有人甚至認為可以對加密貨幣的加密技術構成威脅,所以Google的消息出之後,Bitcoin的價格都亦曾經出現了一陣子波動,所以量子計算的出現絕對可以說是game changer。 夢仍是一樣 有金融資訊公司發表過報告,他們認為未來的6至7年,量子計算領域相關市場將以每年31%的速度增長,市場的規模會由現時的130億美金可以在2030年翻到850億美金。驟眼看來市場增長潛力是相當吸引,不過,現時雖然有一些科技突破,例如Google在增加更多Qubit裝置時,不但沒有增加誤差,反而可以將錯誤率減少,但有科學家認為,要真真正正達到最終可用的產品,未來5至10年都不可能實現。這一點投資者就需要留意了。 有科學家認為,要真真正正達到最終可用的產品,未來5至10年都不可能實現。(Shutterstock) 如果去細分量子計算行業,我們可以隨不同子行業去考慮。首先是從事量子電腦開發研究的公司,除了Google以外,其實亦有不少科技企業深耕量子計算這範疇,例如IBM同Google一樣,都是以超導體方法開發量子計算器。另外,Intel、Microsoft、Amazon都有以其他的研究方向去實現他們的量子計算器。但這些大科企,量子計算開發只是他們公司多項業務之一,比較少投資者純粹因為量子計算,守株待兔地去決定買這些企業。所以亦有投資者因而去尋找一些以量子計算為主營業務的公司(pure play)如Rigetti and IonQ。但考慮這類公司的投資者亦需要理解,量子計算正在處於它的黃金發展期,一個公司的研究成果有可能足以成為winner-take-all(勝者為王)的情景,因此,投資量子計算開發這類型的子行業公司風險極高。 市場上亦有投資者嘗試去選擇一些,將初級量子計算器商業化,或利用雲端服務提供量子計算的公司,例如 Quantum Computing(QUBT)和D-wave Quantum(QBTS)。這個子行業的股價如果以年初至今來計算,表現最為強勁,但要注意的是,這些公司現時仍未有實現盈利,若以EV/sales來看亦一點也不便宜。所以投資相關公司的投資者就絕對要注意風險!

20/11/2024
溫柔而堅定

溫柔而堅定

特朗普的施政強調美國優先。在這個大背景下,除了在美國國內動手之外,當然亦不會放過她的交易對手。不過,針對中國的提案都可能是為坐進談判桌上前,努力為己方籌集籌碼的舉措而已。

04/11/2024
三軍匯聚

三軍匯聚

君可想過,這三軍匯聚於此時此刻的奇景,是偶然或是謀定而後動的妙招?因此,除了跟市場一起靜候佳音之外,大家不妨多從整盤棋如何互動下這角度去想想政策部署,可能更具政策閱讀能力。